原标题:孩子讨厌学习的原因,可能是家长的这些做法,别不当回事
文|淘妈
这段时间,各个地方的小学也都陆陆续续开学了。淘妈亲戚家有不少侄儿侄女、外甥都在上小学,说到开学,这些孩子是有的开心,有的发愁。不用问,发愁的几个孩子,平时成绩不太好,而且对学习有抵触情绪。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学习,甚至认为学习是最辛苦的事情。出现这种情况,有社会和学校方面因素的存在,但最主要的还是家庭因素。其实有部分孩子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学习,只是对父母的一些言行感到反感。慢慢就让孩子变得自卑、烦躁、叛逆,越来越讨厌学习。
如果你家孩子也讨厌学习的话,很可能是你做了这些事,看看中招没。
1. 期望太高,孩子压力太大
所有的父母都是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,只是现在的孩子们,除了学习成绩要上去,还要学很多的特长。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,对以后的升学、工作都有帮助。按理来讲,父母对孩子有高期望不是一件坏事,只是如果这个期望超过了孩子自身的承受能力,就容易出事。很多孩子都不理解“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,可是爸爸妈妈还是不满意,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?”
在父母的高期望之下,孩子缺乏正面的鼓励和肯定,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能让父母满意,慢慢就会变得自卑。过重的学习负担,让孩子失去了玩耍、欢乐的时间,所以会让孩子觉得是学习让自己变得这么压抑,慢慢就对学习产生了抵触。
事实上,父母的期望应该和孩子的实际能力相匹配,不要对孩子太过严苛。适当的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,让孩子充满自信,孩子也会在学习上充满激情的。
2. 过分看重成绩
大多数的家长看孩子的学习如何,还是把成绩作为唯一标准。孩子考好了,母慈子孝,一片祥和;孩子考得不好,鸡飞狗跳,满城风雨。很多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,从而忽略孩子优秀的地方,觉得孩子只要成绩不好,其他的都不值一提。跟孩子说话也张口闭口都是学习、成绩,忽视了和孩子情感的交流。而且父母过分看重分数的话,慢慢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。时间长了,孩子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,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,甚至干脆就放弃了学习。
家长看孩子,不能光看成绩,还要发现孩子的优点,并且多加鼓励和表扬,以此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。孩子学习不太好的话,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,而不是一味打压。
3. 外部不当的奖励
有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,喜欢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。例如“你考到全班前10名的话,我就给你买你喜欢的那套乐高。”“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,就可以玩一小时的手机。”家长的本意是好的,但是他们不知道,如果这些外部奖励使用不当的话,就会让孩子丧失内驱力。一旦家长不给孩子奖励的话,孩子就不愿意学习了。家长长期使用这种方法的话,孩子的关注点主要是在奖励上,而不是学习上。所以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让孩子喜欢学习的问题,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积极性。比起这些外在的奖励,家长还不如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鼓励,像一个爱的拥抱、赞赏的语言等。
4. 过度管教,孩子失去了自觉性
现在不少家长,为了能让孩子在学的更好,放学后全程陪着孩子做作业,然后帮孩子检查作业。老师留的作业做完之后,家长还会另外给孩子布置作业。这些孩子不喜欢学习,不是因为家长不管,而是因为管得太多了。家长完全把学习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,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,慢慢孩子就变得懒惰,失去自觉性。其实想要孩子真正喜欢上学习,还是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,只有孩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,不用家长管也会表现的很好。
淘妈说:我们相信,家长所有的这些做法,出发点都是为了能让孩子学习好。可是由于方法使用不当,往往会起到反作用。如果你平时也有以上这些做法的话,建议尽早改掉,不然孩子可能越来越讨厌学习。
责任编辑:
